时间: 2025-04-26 18:5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4:26
污吏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贪污腐败的官员”。它由两个字组成:“污”指的是不干净、不纯洁,而“吏”则是指官员或公务员。因此,“污吏”通常用来指代那些利用职权进行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不正当行为的政府官员。
在文学作品中,“污吏”常常被用来描绘一个腐败的社会或政治环境,如古代诗词、小说或现代文学作品中。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直接批评或指责某个具体的官员。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政治学中,“污吏”可能被用来讨论腐败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同义词:贪官、腐败官员、赃官 反义词:清官、廉洁官员、正直官员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贪官”更侧重于贪污行为,“腐败官员”则可能包括贪污以外的其他腐败行为。反义词则强调官员的正直和廉洁。
“污吏”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如《左传》等古籍中就有提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在**传统文化中,官员被视为社会的楷模和道德的标杆。因此,“污吏”的存在被视为对社会道德和正义的严重威胁。在现代社会,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有所增加,反映了公众对廉洁政府的需求和期待。
提到“污吏”,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不公正、贪婪和权力滥用。这个词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常常引起公众的愤怒和不满。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目睹或听说某个官员的不正当行为,可能会使用“污吏”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批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污吏横行夜未央,清风难拂浊世尘。”
提到“污吏”,可能会联想到黑暗、腐败的图像,如破败的政府大楼、堆积如山的赃款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公众的抗议声、法庭的审判声等。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corrupt official”或“dirty politician”来对应“污吏”。不同文化对腐败的认知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个词所表达的核心意义——官员的不正当行为——是普遍存在的。
“污吏”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公众对廉洁政府的需求,也是对不正当行为的强烈谴责。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污】
(形声。从水,于声。本义:停积不流的水)。
浊水池。一说小水坑。
【引证】
《说文》-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
2.
【吏】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引证】
《说文》-吏,治人者也。 、 《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 《汉书·惠帝纪》-吏所以治民也。 、 《管子·朋法》-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 《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王使委于三吏。 、 《国语·周语》-百吏庶民。 、 《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韩诗外传》-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 方苞《狱中杂记》-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组词】
吏势、 吏议、 吏司、 吏兵、 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