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2:21
“山字肩”是一个描述人体肩部形状的词汇,特指肩部宽阔,从侧面看肩线呈山峰状的形态。这种肩型通常给人一种强壮、有力的感觉,常见于**员或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山字肩”这个词汇可能是近年来随着健身文化的兴起而逐渐流行起来的。它的字面意思直接来源于肩部的形状与山峰的相似性,形象生动。
在现代社会,随着健身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山字肩”成为了一种审美标准,尤其是在男性中。它代表了力量、健康和自律,因此在健身文化中备受推崇。
“山字肩”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强壮、可靠和阳刚之美。在视觉上,它也给人一种稳定和力量的感觉。
在健身房中,教练可能会用“山字肩”来激励学员进行肩部训练,以达到更好的体型效果。例如,“如果你想拥有山字肩,就需要加强肩部和背部的训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肩,如山峰耸立,承载着岁月的风雨,坚定而不可动摇。”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宽阔的肩部线条,给人一种力量感。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进行曲或强有力的鼓点,与“山字肩”所代表的力量和节奏相呼应。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肩部宽阔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broad shoulders”来描述类似的肩型。
“山字肩”这个词汇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审美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身体特征,还代表了力量、健康和自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我们对身体美学的理解和欣赏。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
3.
【肩】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肩,髆也。从肉,象形。 、 《尔雅》-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 、 《仪礼·少牢礼》-肩臂臑。 、 《庄子·养生主》-肩之所倚。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并肩手相接。
【组词】
肩巴、 肩甲、 肩磨、 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