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4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43:13
手旗:手旗是一种通信工具,通常由两面小旗组成,用于通过特定的挥动方式传递信息。这种通信方式主要在海军和某些军事领域中使用,特别是在没有电子通信设备的场合。
手旗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使用各种信号系统进行远距离通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旗在军事和航海领域的使用逐渐标准化,形成了特定的信号代码系统。
在海军文化中,手旗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传统和专业技能。在一些国家,手旗的使用被视为一种荣誉和传统的延续。
手旗可能让人联想到海洋、冒险和传统的通信方式。它可能唤起一种怀旧和尊重传统的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手旗可能与军事训练或航海活动相关,尤其是在参与相关活动时体验到的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手旗可以被用来象征沟通的桥梁,连接着不同的世界和时代:
手旗在风中舞动, 古老的语言,跨越波涛, 传递着远方的呼唤。
手旗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蓝天、海洋和旗帜在风中的飘动。听觉联想可能包括海浪声和旗帜挥动时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手旗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和象征意义在各个航海文化中是相似的。
手旗作为一种传统的通信工具,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常见,但在特定领域和情境下仍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了解手旗不仅增加了对传统通信方式的认识,也丰富了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 《广雅》-熊虎曰旗。 、 《周礼·春官》-师都建旗。 、 《周礼·司常》-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 、 《曹刿论战》-望其旗靡。
泛指各种旗帜。
【引证】
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礼记·月令》-以为旗章。 、 《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
【组词】
旗纛、 旗牌、 旗鼓、 旗头、 旗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