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0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00:50
正序: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按照顺序或次序排列,通常指的是从前往后、从小到大或从早到晚的顺序。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代文字、数字、**等的排列顺序。
正序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正”和“序”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正”有正确、正常之意,“序”则指顺序、次序。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表示顺序排列的词汇。
在中华文化中,正序常常与礼仪、规范相联系,如古代的官职排列、家族辈分等都强调正序。在现代社会,正序也常用于组织和管理中,如文件的归档、数据的整理等。
正序这个词给人以秩序、规范和清晰的印象。它让人联想到有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效率和减少混乱。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按照正序整理文件和资料,这有助于我快速找到所需信息。例如,在准备报告时,我会按照正序排列参考文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时光正序流淌,岁月如歌轻唱, 每一刻,皆有序,编织生命的篇章。”
正序可以联想到整齐排列的书架、有序的音符排列在乐谱上,或是清晨阳光下有序的露珠。
在英语中,“正序”可以对应为“in order”或“sequential order”。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对顺序的重视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似的。
正序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们组织思维和信息,还体现了对秩序和规范的追求。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意识到正序在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序】
(形声。从广,予声。从广(yǎn),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墙)。
堂屋的东西墙。
【引证】
《说文》-序,东西墙也。 、 《书·顾命》-西序东向。 、 《仪礼·乡饮酒礼》-奠爵于序端。 、 《仪礼·士冠礼》-直东序。 、 《仪礼·燕礼》-宾升,立于序内,东方。 、 《仪礼·士丧礼》-皆馔于西序下。 、 《尔雅》-东西墙谓之序。 、 《礼记·丧大记》-若陈衣于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