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3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39:59
珠芽:在植物学中,珠芽是指某些植物体上形成的、能够发育成新个体的芽状结构。这些结构通常是圆形的,类似于小珠子,因此得名。珠芽可以脱离母体独立生长,是植物无性繁殖的一种方式。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珠芽可能被用作比喻或象征,代表生命的延续、再生或希望。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珠芽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植物繁殖或园艺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植物学和园艺学中,珠芽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某些植物的繁殖特性。
同义词:芽球、芽点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成熟果实”相对比,因为珠芽是未成熟的繁殖结构。
词源:珠芽一词源自植物学的专业术语,“珠”指的是其圆形的外观,“芽”指的是其作为芽的特性。 演变:随着植物学的发展,珠芽的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某些文化中,珠芽可能被视为生命力和繁殖力的象征,与自然界的循环和再生相联系。
珠芽可能让人联想到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奇迹,带来一种对生命力和再生能力的敬畏感。
在园艺实践中,了解珠芽的特性可以帮助更好地繁殖和管理植物。
在诗歌中,可以将珠芽比喻为生命的种子,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珠芽静待春风至, 一朝破土展新姿。 生命之种藏希望, 生生不息在此时。
视觉:珠芽的图片可能展示出其圆润的外观和在植物上的分布。 听觉:在自然纪录片中,可能会听到关于珠芽的解说,描述其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在不同语言中,珠芽可能有不同的称呼,但其生物学特性是普遍的。
珠芽作为一个植物学术语,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和特定文化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了解珠芽不仅增加了对植物繁殖方式的认识,也丰富了对生命力和自然界循环的理解。
1.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珠,蚌之阴精。 、 《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 、 《尸子》-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 、 《淮南子·说山》-渊生珠而岸不枯。 、 《周礼·玉府》-珠盘玉敦。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大珠四枚。
2.
【芽】
(形声。从艸,牙声。本义:尚未发育成长的枝、叶或花的雏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多以牙为芽。”-芽,萌芽也。 、 《广雅·释草》-芽,孽也。 、 韩愈《苦寒诗》-遂令黄泉下,萌芽夭句尖。 、 宋·沈括《梦溪笔谈》-二月草已芽,八月草未枯。 、 、 、 宋·苏轼《惠崇-蒌蒿满地芦芽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