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4:10
“正当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正处于适合做某事的年龄或时期。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物正处于最佳状态或最适宜的时期。
在文学中,“正当年”常用来形容人物的青春年华或事业的鼎盛时期,如“他正当年,事业如日中天”。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你现在正当年,应该抓住机会”来鼓励某人把握当前的好时机。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或艺术,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员或艺术家的巅峰状态。
同义词“风华正茂”强调的是青春和活力,而“鼎盛时期”和“黄金时期”则更多指事业或状态的顶峰。反义词则反映了衰老或衰退的状态。
“正当年”这个词汇源于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更加广泛和灵活。
在**文化中,“正当年”常常与对青春和活力的赞美联系在一起。社会普遍认为年轻人正当年,应该抓住机会,努力奋斗。
这个词给我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青春、活力和无限可能。它鼓励人们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听到长辈用“正当年”来鼓励我抓住学*和工作的机会,不要浪费青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正当年,风华绝代,青春的火焰燃烧不息。”
视觉上,“正当年”可能让我联想到充满活力的年轻人,阳光下的笑脸。听觉上,可能是欢快的音乐,充满节奏感,象征着青春的活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one's prime”或“at the peak of one's career”,都强调了某人或某事物正处于最佳状态。
“正当年”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传达了时间和状态的概念,还带有积极向上的情感色彩,鼓励人们珍惜和利用好每一个“正当年”的时刻。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3.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