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22: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2:18:38
大力士:字面意思是指具有超乎寻常力量的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肌肉发达、力量强大的人。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也可以指代那些在特定领域或任务中表现出卓越能力的人。
大力士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古代对力量强大者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指代肌肉力量,还可以指代在其他领域的能力。
在许多文化中,大力士象征着力量和勇气,是英雄的象征。在现代社会,大力士也常常与健康、健身和体育竞技联系在一起。
大力士这个词往往给人带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力量、勇气和坚韧。它也可以激发人们对健康和健身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朋友,他在搬家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力量,大家都称他为“大力士”。
诗歌:
大力士,力大无穷,
搬山移海,不费吹灰。
英雄气概,世人敬仰,
力量之源,心中永藏。
视觉:想象一个肌肉发达的员在举重比赛中奋力举起杠铃的画面。 听觉**:听到观众为大力士加油鼓劲的声音,以及杠铃落地时的沉重声响。
在英语中,strongman或hercules可以对应中文的“大力士”。在不同文化中,大力士的形象和象征意义有所不同,但都与力量和勇气相关。
大力士这个词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还是一个充满力量和勇气的象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并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
3.
【士】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