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5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57:52
“千里迢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距离非常遥远,形容路途漫长或相隔甚远。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比喻距离的远大,或者形容某种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文学作品中,“千里迢遥”常用来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观或表达人物之间的深厚情感,如“千里迢遥,山水相隔”。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两地之间的距离,例如:“从我家到公司,千里迢遥。”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交通规划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长距离的运输或旅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情感色彩的不同,例如“天涯海角”更强调极端的距离和难以到达的地方,而“千里迢遥”则更多强调距离的远大。
“千里迢遥”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千里”指的是极大的距离,“迢遥”则是形容词,意为遥远。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频繁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千里迢遥”常与诗词、文学作品中的山水意象相结合,表达对远方或故乡的思念。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反映了古代交通不便、通讯困难的社会现实。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远的思念和对未知的敬畏。它让我联想到古代诗人对远方的憧憬和对家乡的眷恋,以及现代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千里迢遥”来形容我与远方朋友之间的距离,尽管现代通讯技术让我们可以随时联系,但物理距离的感觉依然存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千里迢遥,星河璀璨,梦回故里,心随风远。”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广阔山河的画作,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悠扬的长笛曲,让人感受到距离的遥远和时间的流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les and miles away”或“far and wid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距离遥远的概念。
“千里迢遥”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距离,也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深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工具,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
不惮千里迢遥,寻兄长,存节孝。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
3.
【迢】
(形声。从辵(chuò),召声。本义:遥远)。
同本义。
【引证】
《文选·左思·吴都赋》。刘注:“迢递,远貌。”-旷瞻迢递。
【组词】
千里迢迢;夜迢迢;迢邈、 迢渺
4.
【遥】
(形声。从辵(chuò))。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遥,远也。 、 《方言六》-遥,远也。梁楚曰遥。 、 《广雅》-遥遥,远也。 、 《楚辞·招魂》。注:“遥,远也。”-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可登而路遥。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遥闻深巷中犬吠。 、 清·林觉民《与妻书》-遥闻汝哭声。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遥语应元。
【组词】
遥天、 遥祭、 遥领、 遥遥华胄、 遥心、 遥目、 遥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