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1:58
千里迢迢: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形容路途非常遥远。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通常用来强调旅途的艰辛和距离的遥远。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千里迢迢”常用来描绘主人公的坚韧不拔和长途跋涉的情景,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从京城到江南的旅程。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为了某个目的不辞辛劳地远行,例如:“他千里迢迢从美国飞回来参加婚礼。” 专业领域:在地理或交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两个地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例如:“这两个城市相隔千里迢迢。”
同义词:长途跋涉、远道而来、千里奔波 反义词:近在咫尺、咫尺天涯
“千里迢迢”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千里”指的是很长的距离,“迢迢”则是形容词,表示遥远。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就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表述,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用法。
在**文化中,“千里迢迢”常与忠诚、孝道等传统美德联系在一起,用来赞扬那些不畏艰难、远行探亲或完成使命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以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正面情感联想,同时也让人联想到旅途的孤独和艰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为了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而千里迢迢从另一个城市赶来,那种紧迫感和对目标的执着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千里迢迢,只为那一瞬的相逢,星辰指引,风雨无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长途旅行的画面,如沙漠中的骆驼队或山间的行人。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旅途中的风声、脚步声或交通工具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me a long way”或“traveled far and wid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远距离旅行的概念。
“千里迢迢”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距离,更蕴含了精神上的坚持和努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和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岂为友朋轻骨肉,只因信义迫中肠。
李少荃要讲和,曾国荃只主战,派了唐景崧,~来把将军见。
传说汉明帝时期,汝州南城秀才张邵与楚州山阳秀才范式,两人结伴到洛阳应试。他们结为莫逆之交,相约来年重阳在张邵家聚会。范式因经商误了约期,便自刎而死。他的灵魂千里迢迢去会张邵。张邵也千里迢迢去拜谒范式的尸体,之后也自刎而死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
3.
【迢】
(形声。从辵(chuò),召声。本义:遥远)。
同本义。
【引证】
《文选·左思·吴都赋》。刘注:“迢递,远貌。”-旷瞻迢递。
【组词】
千里迢迢;夜迢迢;迢邈、 迢渺
4.
【迢】
(形声。从辵(chuò),召声。本义:遥远)。
同本义。
【引证】
《文选·左思·吴都赋》。刘注:“迢递,远貌。”-旷瞻迢递。
【组词】
千里迢迢;夜迢迢;迢邈、 迢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