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4:22
枯泉:字面意思是指干涸的泉水,即原本有水流动的泉水因某种原因(如干旱、地下水位下降等)而停止流动,变得干燥无水。基本含义通常用来比喻生命力、活力或希望的丧失。
“枯泉”一词由“枯”和“泉”两个字组成。“枯”字古汉语中指植物失去水分而干瘪,“泉”字则指地下涌出的水流。两者结合,形成了“枯泉”这一词汇,用以描述泉水的干涸状态。
在许多文化中,泉水常被视为生命之源和清洁的象征。因此,“枯泉”在文化上可能象征着生命力的丧失或环境的恶化,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担忧和对生态平衡的重视。
“枯泉”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凄凉、哀伤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荒凉、无助和绝望的景象,影响着人们对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旅行时遇到干涸的泉水,这种景象会让人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枯泉无声,岁月如梭,曾经的潺潺,如今只剩沉默。”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干涸的河床和枯萎的植物,带来一种荒凉的视觉感受。听觉上,原本泉水的潺潺声消失,留下一片寂静。
在不同语言中,“枯泉”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dried-up spring”,法语中的“source asséchée”,它们都传达了相似的意象和情感。
“枯泉”这一词汇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还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并思考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对“枯泉”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词汇的多重含义,并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泉,人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字亦作洤。 、 《诗·小雅·小旻》-如彼泉流。 、 《诗·大雅·召旻》。传:“泉水从中以益者也。”-泉之竭矣。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泉涓涓而始流。 、 宋·欧阳修《醉翁事记》-酿泉为酒。 、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泉而茗者。 、 明·顾炎武《复庵记》-有泉可汲。
【组词】
温泉;矿泉;清泉;泉根、 泉脉、 泉涌、 泉鱼、 泉绅、 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