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6:17
申根协定(Schengen Agreement)是一个国际协定,由多个欧洲国家签署,旨在取消它们之间的边境检查,允许公民在协定国之间自由流动。这个协定的名称来源于卢森堡的一个小镇申根,1985年*月14日,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五个国家在这里签署了最初的协定。
在专业领域,如国际关系、法律和旅游行业,“申根协定”是一个常用词汇。在口语和文学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欧洲一体化进程或作为旅行便利的象征。
同义词:欧洲自由流动协定(European Free Movement Agreement) 反义词:边境管制(Border Control)
“申根协定”直接来源于签署地点的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已经成为描述欧洲内部自由流动政策的代名词。
申根协定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简化了旅行手续,也象征着成员国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对于旅行爱好者来说,申根协定可能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意味着更少的旅行障碍和更多的探索机会。
在计划欧洲旅行时,了解申根协定的成员国和相关规定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避免在边境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在诗歌中,申根协定可以被用来象征自由和探索的精神:
在申根的天空下, 护照翻飞,心无疆界, 欧洲的心跳,自由的旋律。
想象一张展示欧洲地图的图片,上面标记着申根协定的成员国,背景音乐是轻松的旅行音乐,这样的组合可以唤起人们对欧洲旅行的向往。
在非欧洲国家,人们可能对“申根协定”不太熟悉,但它作为一个成功的区域合作案例,被广泛认为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典范。
申根协定不仅简化了旅行,也体现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精神。对于语言学*者来说,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欧洲的政治和社会动态。
1.
【申】
(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同本义;约束。
【引证】
《说文》-申,束身也。 、 《淮南子·原道》。注:“束也。”-约车申辕。 、 《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畏忌自申。 、 《汉书·元帝纪》-勒兵申教令。 、 《礼记·杂记》-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 曹植《洛神赋》-申体防以自持。
【组词】
申束
2.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3.
【协】
(会意。从办,从十。办亦声。办(xié)表示同力。十,表示众多。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本义:和睦;融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協,众之同和也。 、 《书·尧典》。传:“合也。”-协和万邦。 、 《书·洪范》。传:“和也。”-协用五纪。 、 《资治通鉴》-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 、 、 《太玄·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
【组词】
协允、 协气、 协恭、 协睦;协畅;协调;协泰
4.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