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0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07:18
森林覆盖率是指某一地区内森林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参数之一。
“森林覆盖率”一词源自对森林资源的量化评估需求。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这一概念在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指标。
在许多文化中,森林被视为生命之源和精神象征。森林覆盖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传承。例如,在一些原住民文化中,森林是神圣的,其覆盖率的保护被视为对祖先的尊重。
提到森林覆盖率,我联想到清新的空气、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宁静的自然环境。这种联想让人感到平静和放松,同时也提醒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在我居住的城市,森林覆盖率的提升是近年来的一大亮点。每当我走进森林,都能感受到它带来的宁静和治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森林覆盖率,绿色的诗行,书写着大地的和谐与希望。”
想象一片茂密的森林,鸟鸣声和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
在不同文化中,森林覆盖率的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欧国家,森林覆盖率高,森林文化深入人心;而在沙漠地区,森林覆盖率低,人们对森林的渴望可能更为强烈。
森林覆盖率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不仅关系到环境质量,还涉及到文化、情感和社会发展。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1.
【森】
(会意。从林从木。本义:树木丛生繁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森,木多貌。 、 《字林》-林多木长貌。 、 马融《长笛赋》-森槮柞朴。 、 左思《蜀都赋》-弹言鸟于森木。
【组词】
森标、 森木、 森沉、 森阴、 森萃、 森朗
2.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
3.
【覆】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见若覆夏屋者矣。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楚辞·天问》-覆舟斟寻。 、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庄子·德充符》-虽天地覆坠。 、 《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组词】
覆盆、 覆手、 覆杯、 覆水、 覆篑、 覆醢、 覆酱烧薪、 覆瓶
4. 【盖】 古地名 。战国齐盖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5.
【率】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率,捕鸟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