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2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28:19
同声共气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声音和气息相同,基本含义是指人们思想一致,行动协调,共同发声或表达相同的情感和立场。这个词汇强调的是团结一致和共同行动的精神。
在文学作品中,同声共气 常用来描述一群人或一个团体在面对共同挑战时的团结和一致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形容朋友之间或同事之间的默契和协作。在专业领域,如政治或社会中,同声共气** 可以描述参与者共同发声支持某一议题或反对某一政策。
同声共气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文学和哲学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也在日常交流和专业讨论中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同声共气 体现了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的价值观念。在社会或政治活动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强调民众的团结和对共同目标的支持。
同声共气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团结和和谐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的场景,增强了人们对团结力量的认识和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同声共气 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团队项目、家庭决策或朋友间的合作活动。例如,在组织一次慈善活动时,所有参与者同声共气,确保活动的成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春风的呼唤下,
我们同声共气,
心连心,手牵手,
共绘未来的蓝图。
同声共气 可以联想到一群人齐声歌唱或共同进行某项活动的场景,这样的画面和声音给人以和谐与团结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in unison" 或 "in solidarity",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团结和一致的意思。
同声共气 这个词汇在强调团结和一致性方面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常见,也在社会和政治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
3.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4.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