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0:25
亦称"雄鹘箭"; 宋代皇帝郊祀完毕﹐还阙门时﹐行"勘箭"仪式用的雌雄二箭中的雄箭。
1.
【雄】
(形声。从隹(zhuī),厷(gōng)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公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雄,鸟父也。 、 《诗·小雅·正月》-谁知鸟之雌雄。 、 《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 、 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组词】
雄父
2.
【牡】
(会意。从牛,土声。甲骨文字形,左为阳性生殖器。本义:雄性的鸟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牡,畜父也。 、 《诗·鲁颂·駉》-駉駉牡马。 、 《诗·邶风·匏有苦叶》-雉鸣求其牡。
3.
【箭】
(形声。从竹,前声。本义:竹名。箭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箭,矢竹也。 、 《周礼·职方氏》-其利金锡竹箭。 、 、 《礼记·礼器》-如竹箭之有筠也。 、 《仪礼·乡射礼记》-箭筹八十。
【组词】
箭笋、 箭茁、 箭萌、 箭筠子竹、 箭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