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3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33:02
枝附叶从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枝条附着在树干上,叶子跟随着枝条”。这个成语比喻事物之间相互依附,关系紧密,通常用来形容下属或晚辈紧紧跟随上级或长辈。
在文学作品中,枝附叶从 常用来描绘人物关系或社会结构的紧密性,如家族、组织或团体内部的团结和依赖。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使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交流中较为常见。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组织行为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群体内部的结构和动态。
枝附叶从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植物学观察,古人观察到树木的枝叶自然依附于树干,从而引申出这个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家族和集体的和谐与团结,枝附叶从** 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社会结构中,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上下级关系的紧密性和依赖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定和和谐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或家族,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作用,共同维护整体的利益。
在个人经历中,枝附叶从 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团队或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相互支持。例如,在一个项目团队中,每个成员都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 枝附叶从 来描绘自然景象,如:“春风拂过,枝附叶从,花儿竞相开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棵大树,枝叶茂密,相互依附。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古典音乐,让人联想到和谐与宁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like branches on a tree",用来比喻紧密的联系和依赖。
枝附叶从 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现象,也深刻反映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紧密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
2.
【附】
(形声。从阜,付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bù)本义:小土丘。《说文》:“附娄,小土山也。”)。
沾着,附着。
【引证】
《诗·小雅·角弓》-如涂涂附。 、 《考工记·轮人》-是故涂不附。 、 马中锡《中山狼传》-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
【组词】
附缠、 附离
3.
【叶】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
【组词】
叶县凫
4.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