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0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00:36
殊趣(shū q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特殊的趣味或独特的兴趣。它强调的是与众不同、独具一格的兴趣爱好或审美情趣。
在文学作品中,“殊趣”常用来形容人物的独特品味或行为方式,如“他的收藏充满了殊趣,每一件都别具匠心。”在口语中,可以用来描述某人的特别爱好,如“她对古董的殊趣让人印象深刻。”在专业领域,如艺术评论中,可以用来评价作品的独特风格。
同义词:独特、别致、新颖、独到 反义词:普通、寻常、平凡、一般
“殊趣”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殊”意为不同、特别,“趣”意为兴趣、趣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主要用来形容那些与众不同的兴趣或风格。
在**传统文化中,追求“殊趣”往往与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相联系,强调个性和独特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那些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的人。
“殊趣”这个词给人一种高雅、独特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不随波逐流,有着自己独特审美和追求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朋友,他对古典音乐有着浓厚的殊趣,不仅收藏了大量的古典音乐CD,还经常自己演奏,这种独特的爱好让他在朋友圈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他的画布上绘出了殊趣,每一笔都是对夜的深情告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充满异国情调的画作,色彩斑斓,构图独特,充满了“殊趣”。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段古典音乐,旋律独特,充满了艺术家的个人风格。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idiosyncrasy”或“quirk”,它们也强调个性和独特性,但在语境和用法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殊趣”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在表达独特性和个性化方面的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深度。
1.
【殊】
(形声。从攴(è),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殊,死也。 、 《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 《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
2.
【趣】
(形声。从走,取声。本义:急,赶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趣,疾也。 、 《史记》-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催促;督促。 同: 促
【引证】
《周礼·县正》-趣其稼事。 、 《礼记·月令》-趣民收敛。 、 《汉书·周勃传》-趣为我语。 、 《汉书·翟方进传》-督趣司隶。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