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37:16
啖:吃。喝酒、吃饭比常人多两倍或几倍以上。形容人酒量、饭量很大。
只为他年已九十有馀,兀自精神健旺,~,步履如飞,不匡一夕五更睡去,就不醒了。
1.
【饮】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引证】
《诗·大雅·公刘》-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组词】
饮羊、 饮水、 饮马长江
用酒食款待。
【引证】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
【组词】
饮客、 饮劳
2.
【啖】
(形声。从口,炎声。本义:吃,咬着吃硬的或囫囵吞整的食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啖,噍啖也。 、 《广雅》-啖,食也。 、 《荀子·王霸》。注:“并吞之貌。”-啖啖常欲人之有。 、 《太玄·玄莹》。注:“含也。”-啖函启化。 、 《史记·项羽本纪》-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 宋·苏轼《食荔枝二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明·刘基《苦斋记》-茹啖其草木之荑实。
【组词】
啖蔗、 啖啖、 啖指咬舌
3.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