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0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08:24
报失: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向有关部门或机构报告某物遗失的情况,以便寻求帮助或进行记录。基本含义是指在丢失物品后,通过正式的途径告知相关单位,以便于寻找或防止他人冒领。
在不同的语境中,“报失”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报失”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报”和“失”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报失可能更多指的是向官方报告,而在现代,它已经扩展到包括向任何有权处理遗失物品的机构报告。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报失的程序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社会中,报失可能是一个非常正式和重要的过程,而在其他社会中,它可能被视为一个简单的日常行为。
报失通常与失落、焦虑和无助的情感相关联。它也可能引发对责任、安全和隐私的思考。
个人经历中,报失可能涉及到丢失身份证、钱包或其他重要物品的情况。例如,某人可能在旅行中丢失了护照,需要立即报失以便获得帮助。
在诗歌中,报失可以被用来象征失去的爱情或机会:
在时光的河流中,我报失了那朵永不凋谢的花,
它在记忆的岸边,静静地等待着被寻回。
报失可能让人联想到警察局的场景,或者是填写表格的声音。视觉上,可能会想到丢失物品的公告或寻物启事。
在不同语言中,报失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报告遗失——是普遍的。例如,英语中的“report a loss”或“file a lost report”。
报失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汇,它涉及到个人与社会机构的互动。了解报失的各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丢失物品的情况,并在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和丰富。
1.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
2.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