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5:41
援助:指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给予的支持或帮助,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援助一词源于古汉语,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扩展,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
在许多文化中,援助被视为一种美德,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团结。在社会危机或自然灾害发生时,援助更是成为社会稳定和恢复的重要因素。
援助这个词常常带给人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团结、互助和关爱。在困难时刻,援助能够给人带来力量和勇气。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次社区援助活动,为贫困家庭提供食物和衣物。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援助的力量和意义。
诗歌: 在寒冷的冬夜, 援助之手温暖如春, 团结的力量, 驱散了黑暗的阴霾。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画面,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互相帮助,传递着温暖和希望。 听觉联想:听到“援助”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慈善音乐会上的歌声,充满了爱和希望。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aid”、法语的“aide”、西班牙语的“ayuda”,都与“援助”有着相似的含义和用法。
援助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互助和团结的意义。
1.
【援】
(形声。从手,爰(yuán)声。本义:拉,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援,引也。 、 《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 、 《礼记·缁衣》-不援其所不及。 、 《礼记·中庸》-不援上。 、 《豆棚闲话》-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 、 《左传》-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组词】
援及、 援推
2.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