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2:51
词汇“热厥”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专业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用语。由于缺乏具体的上下文,我将尝试从中医的角度来解释这个词汇,因为“热厥”在中医学中是一个相对常见的概念。
在中医学中,“热厥”通常指的是由于体内热邪过盛,导致阳气被热邪所抑制,从而出现四肢厥冷的症状。这里的“热”指的是体内的热邪,“厥”则是指四肢厥冷,即手脚发凉。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热厥”可能出现在描述某些热性疾病的过程中,如高热、感染等情况下,患者虽然体内有热,但四肢却感觉冰冷。
“热厥”作为一个中医术语,其词源可能与古代中医对疾病的观察和分类有关。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这个词汇被用来描述特定的病理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热厥”这样的术语反映了中医对疾病认识的独特视角。
对于不熟悉中医的人来说,“热厥”可能会引起一些困惑,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看似矛盾的症状。然而,对于中医学者来说,这是一个精确描述特定病理状态的术语。
由于“热厥”是一个专业术语,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会遇到或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热厥”作为一个象征,代表内部冲突或矛盾的状态,例如在描述一个人内心火热但外表冷漠的情感状态。
由于“热厥”描述的是一种病理状态,可能不容易直接联想到具体的视觉或听觉元素,但它可以让人联想到中医诊所的氛围,或者是与疾病斗争的场景。
在其他文化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热厥”的词汇,但类似的病理描述可能在其他医学体系中存在。
“热厥”作为一个中医术语,展示了中医对疾病复杂性的认识。对于学*中医或对中医感兴趣的人来说,了解这样的术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医理论和实践。对于非专业人士,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体现了中医文化的独特性。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厥】
(形声。从厂(hǎn,山崖),欮(jué)声。本义:石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厥,发石也。 、 《山海经·海外北经》-相柳之所,抵厥为泽谿。 、 《汉书·李寻传》-熒惑厥弛。 、 《荀子》-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
病名。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
【引证】
《素问·六节藏象论》。注:“谓足逆冷也。”-凝于足者为厥。
【组词】
厥冷、 厥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