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0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02:50
勇决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勇”表示勇敢、有胆量,而“决”则表示果断、决断。结合起来,“勇决”指的是勇敢而果断的行为或态度,强调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能够迅速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
“勇决”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字面意义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在**传统文化中,“勇决”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军事和政治领域。它体现了领导者的能力和责任感,也是个人品质的重要体现。
“勇决”这个词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勇敢、果断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退缩,而是要勇敢地迎接挑战。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团队项目中遇到过需要迅速决策的情况。当时,我展现出了勇决的态度,迅速做出了决定,并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任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勇决”:
在风暴的中心,他勇决地站立,
面对狂风,他的心不曾颤抖。
每一次决断,都是对命运的挑战,
勇决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想象一个战场上的将军,他勇决地指挥士兵,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激昂的战鼓声和战士们坚定的步伐。
在英语中,“勇决”可以对应为“courageous and decisive”,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意义是相似的。
通过对“勇决”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领导力和决策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恰当地使用“勇决”。
1.
【勇】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勇,气也。 、 《诗·小雅·巧言》-无拳无勇。 、 、 《墨子经上》-勇志之所以敢也。 、 《国语·周语》-勇,文之帅也。 、 《左传·昭公二十年》-知死不辟,勇也。 、 清·林觉民《与妻书》-勇于就死。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素名勇。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兴甚勇。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勇而多艺。
【组词】
忠勇、 英勇、 勇悍、 勇烈、 勇夫、 勇功、 勇沉、 勇果
2.
【决】
(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河渠书》-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 《说文》-决,行流也。 、 《说文通训定声》-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 、 《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 、 《孟子》-决之东方而东流。 、 《汉书·沟洫志》-治水有决河深川。 、 《韩非子·初见秦》-决水而灌之。 、 《史记·秦始皇纪赞》-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韩非子·五蠹》-鲧禹决渎。 、 、
【组词】
决江、 决汩、 决子军、 决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