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2:22
玉竹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玉质的竹子”。在植物学中,玉竹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为 Polygonatum odoratum,属于百合科,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食用植物。其根茎肥厚,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节,质地坚硬,断面呈白色,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文学作品中,“玉竹”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韧或长寿。在口语中,可能更多地指代这种植物本身或其药用价值。在专业领域,如中医药学,玉竹则是一个重要的药材,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玉竹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玉”和“竹”两个字组成,分别代表其质地和形态。在古代文献中,玉竹的记载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经》等早期中医药典籍。
在**传统文化中,玉竹因其高洁的形象和药用价值,常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在园林设计中,玉竹也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
玉竹给人以清新、高雅的感觉,联想到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情感上,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玉竹可以作为食材加入汤品或炖品中,增加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在中药调理中,玉竹也是常见的成分,用于改善体质。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玉竹静立山间溪,清风徐来叶轻摇。”
玉竹的图片可能展示其翠绿的叶片和洁白的根茎,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玉竹可能被称为“Fragrant Solomon's Seal”或“Siberian Solomon's Seal”,反映了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认知和使用情况。
玉竹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植物学和中医药学中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应用,也在文化和文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玉竹的学*和分析,可以加深对中华文化和语言多样性的理解。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竹】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引证】
《说文》-竹,冬生草也。象形。 、 柳宗元《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世说新语·政事》-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组词】
竹笋汤、 竹夫人、 竹撞、 竹箨、 竹笥、 竹蓖、 竹笆、 竹皮、 竹母、 竹工、 竹匠、 竹席、 竹笪、 竹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