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6:57
“夺锦才”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唐代的一个故事。字面意思是争夺锦标,比喻在竞赛中争夺第一名或最高荣誉。基本含义是指在各种竞争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技艺,力争上游,取得优异成绩。
“夺锦才”源自唐代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在一次宴会上即兴作诗,赢得了锦袍。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形容在各种竞赛中力争第一。
在传统文化中,“夺锦才”体现了对卓越才能和技艺的赞赏,以及对竞争和荣誉的重视。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力争上游”和“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念。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它让我联想到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在表达中,它能够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夺锦才”这个成语来鼓励我的朋友在工作中争取更好的成绩。这个成语不仅能够激励他人,也能够提醒我自己要不断努力,追求卓越。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夺锦才,诗酒趁年华,不负韶光不负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年轻人在竞技场上奋力拼搏,最终赢得锦标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明快、充满活力的音乐,来增强“夺锦才”带来的积极向上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n the laurels”或“come out on top”,它们都表达了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意思。不同文化中对竞争和荣誉的重视程度不同,但追求卓越和力争上游的精神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夺锦才”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之问俄倾献,后览之嗟赏,更夺锦袍以赐。
被泽徒深厚,渐无~。
1.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
2.
【锦】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汉襄邑县贡织文。”-锦,襄邑织文。 、 《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皆奉玉锦束请觌。 、 《礼记·中庸》-衣锦尚絅。 、 《诗·秦风·终南》-锦衣狐裘。
【组词】
锦囊、 锦衾、 锦帆、 锦覆
3.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