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4:33
弩手:字面意思是指使用弩(一种古代的弓箭武器,通常比弓更强大且易于瞄准)进行射击的人。在古代战争中,弩手是重要的远程攻击力量,他们通常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来掌握弩的使用技巧。
"弩手"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弩"是一种特殊的弓,而"手"指使用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主要保留在历史文献和军事研究中,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
在中国古代,弩手是军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城池攻防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的存在体现了古代战争中远程武器的重要性。
提到"弩手",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主义,以及精准和力量的象征。
在现代生活中,"弩手"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特定领域表现出色的人,如“他是公司里的弩手,每次都能准确地抓住市场机会。”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像古老的弩手,瞄准时间的箭矢,每一发射都命中岁月的靶心。”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战场上,弩手们整齐排列,弩弦紧绷,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箭矢如雨般飞向敌阵。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rossbowman",指的是使用十字弓的士兵,其功能和角色与"弩手"相似。
"弩手"这个词虽然源自古代,但其精准和力量的象征意义在现代语言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了解这个词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战争和现代语言中的比喻用法。
1.
【弩】
(形声。从弓,奴声。本义:用械发箭的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弩,弓有臂者。 、 《韩非子·难势》-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 、 《荀子·议兵》-魏氏之武卒…操十二石之弩。 、 《资治通鉴》-强弩之末。 、 《汉书·李广苏建传》-伏弩射杀。 、 汉·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
【组词】
连弩、 弩门、 万弩齐发;弩力、 弩子、 弩牙、 弩末、 弩栝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