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2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24:36
桑黄:桑黄是一种中药材,主要来源于桑科植物桑树(Morus alba)的树皮内层。它通常是指桑树受伤后,树皮内层分泌的一种黄色物质,这种物质在干燥后形成硬块,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桑黄在中医中被用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材。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桑黄可能被用作象征性的元素,代表坚韧或生命的顽强。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桑黄可能不太常见,除非在讨论中药或植物学时。 专业领域:在中医药学和植物学领域,桑黄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特定的药材和植物分泌物。
同义词:桑皮黄、桑树黄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温补”类药材相对比。
桑黄的名称来源于其来源——桑树,以及其颜色——黄色。在中医传统中,桑黄的使用历史悠久,但其确切的起源和早期使用情况可能难以考证。
在**传统文化中,桑树与蚕丝产业紧密相关,因此桑黄也可能与这一文化背景有所联系。在中医药文化中,桑黄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药材,用于多种传统药方。
桑黄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传统和治愈。它可能唤起对古老医疗实践的尊重和对自然界奇妙之处的敬畏。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桑黄的情况较少,除非是中医药学的学生或从业者。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桑黄可能更多是通过阅读或学*中医药知识。
在诗歌中,桑黄可以被用作象征坚韧和治愈的元素:
桑黄如金,坚韧如桑, 治愈之手,抚平创伤。
桑黄可能让人联想到黄色的树皮和自然的景象。在视觉上,它可能与秋天的落叶或成熟的果实颜色相似。在听觉上,可能与描述自然和治愈的音乐相关联。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桑黄的词汇,但在植物学和中医药领域,类似的植物分泌物可能被用于相似的药用目的。
桑黄作为一个中药材,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了解桑黄不仅增加了对传统医学的认识,也丰富了对自然界多样性的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桑黄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话题,探讨其文化、历史和科学背景。
1.
【桑】
(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引证】
《说文》-桑,蚕所食叶木。 、 《贾子胎教》-桑者,中央之本也。 、 《礼记·内则》-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 《易·否》-系子包桑。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桑。 、 《穆天子传》-天子命桑。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组词】
桑麻、 桑土、 桑户、 桑里、 桑濮、 桑中、 桑落、 桑中之约、 桑中之奔、 桑间月下
2.
【黄】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引证】
《说文》-黄,地之色也。 、 《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 《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 、 《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 、 《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 、 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得张黄盖。
【组词】
黄烘烘、 黄干干、 黄骝、 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