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3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31:37
词汇“旁祸”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旁”通常指旁边、侧面的意思,“祸”则指灾难、不幸。因此,“旁祸”可以理解为侧面的、间接的灾难或不幸。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个假设的含义进行。
“旁祸”可以解释为间接导致的灾难或不幸,可能不是直接原因,但仍然对结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旁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一些间接的负面影响或后果。
由于“旁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旁”和“祸”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描述一种间接的负面影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旁祸”可能被用来强调某些**的复杂性,表明问题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直接原因,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一种无奈和复杂的情感,因为它暗示了问题的多维度和难以预测的性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旁祸”这个词,但在分析复杂问题时,可能会意识到并讨论那些间接的影响因素。
在创作中,可以将“旁祸”用于描述一个故事中非直接但重要的负面**,增加情节的复杂性和深度。
由于“旁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立即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但在想象中,可能会联想到一些间接的、隐蔽的负面影响。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旁祸”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会用来描述间接的负面影响。
“旁祸”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描述复杂问题中非直接因素的工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能够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
1.
【旁】
(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旁,溥也。 、 《广雅》-旁,广也。 、 《书·太甲上》。传:“旁,非一方。”-旁求俊彦。 、 张衡《东京赋》-群后旁戾。
2.
【祸】
(形声。从示,楇(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禍,害也。神不福也。 、 《周礼·掌客》-禍灾杀礼。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禍兮福所倚。 、 《荀子·天论》-逆其类者谓之禍。 、 《论衡·累害》-来不由我,古谓之祸。 、 《韩非子·大体》-鱼无失水之祸。 、 《韩非子·十过》-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 《战国策·赵策》-近者祸及身。 、 《淮南子·人间训》-不能为祸。 、 明·魏禧《大铁椎传》-祸且及汝。 、 《资治通鉴》-祸至无日。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人画士之祸。 、 《广东军务记》-祸及枯骨。
【组词】
祸基、 祸不旋踵、 祸至无日、 祸中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