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5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52:27
“无坚不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任何坚固的东西是不能被摧毁的。基本含义是指力量极其强大,能够摧毁任何坚固的障碍或防御。
“无坚不摧”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原文是“无坚不陷”,后来演变为“无坚不摧”,意思更加强调摧毁的力量。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英雄或领袖的强大和不可战胜,反映了人民对于力量和胜利的向往。
这个成语给人以力量和信心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那些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形象。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朋友在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不拔。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无坚不摧的意志,如同烈火燃烧,照亮前行的道路。”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战士手持利剑,面对巨大的城墙,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在说:“无坚不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stoppable force”或“invincible”,都传达了类似的无敌和不可阻挡的概念。
“无坚不摧”这个成语不仅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不同的语境中都能传达出强大的力量和决心。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田)悦酒酣,自其骑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战斗力量。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坚】
(会意。从臤(qiān),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
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引证】
《说文》-坚,刚也。 、 《广雅》-坚,坚土也。 、 《九章算术·穿地》-四为壤五,为坚三。 、 《韩非子·五蠹》-铠甲不坚。 、 《战国策·燕策》-剑坚,故不可立拔。(剑坚,剑插得紧。) 、 《孟子·公孙丑下》-非不坚利。 、 《史记·陈涉世家》-披坚执锐。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砚冰坚。
【组词】
坚瓠、 坚冰、 坚顽、 坚确、 坚滑、 坚润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摧】
(形声。从手,崔声。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云汉》-先祖于摧。 、 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组词】
摧折、 摧剥、 摧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