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9:18
“火辣”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一是形容食物辛辣、刺激性强,如“火辣的辣椒”;二是形容人的性格或外表热情、性感,如“火辣的女孩”。
“火辣”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火”和“辣”两个字组成,分别代表火焰和辛辣。在历史演变中,这个词逐渐扩展到形容人的性格和外表。
在**文化中,“火辣”常与四川菜等辛辣食物联系在一起,也与热情、直接的性格特点相关。在西方文化中,“火辣”更多与性感、魅力相关。
“火辣”这个词给人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和情感体验,无论是食物的辛辣还是人的热情,都让人感到活力四射。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火辣”来形容那些充满活力和热情的人,也用来形容那些辛辣的食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她的笑容火辣如夏日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房。”
看到“火辣”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红色的辣椒、热情的舞蹈和充满活力的音乐。
在英语中,“spicy”可以对应“火辣”的食物含义,而“hot”则可以对应人的性格或外表的含义。
“火辣”这个词在语言中非常灵活,能够跨越食物和人的性格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准确地传达强烈的感官和情感体验。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辣】
(形声。从辛,剌(là)省声。本义:辛味)。
同本义。姜、蒜、辣椒等带刺激性的味道。
【引证】
《广雅》-辢,辛也。 、 《通俗文》-辛甚曰辣。 、 《声类》-江南曰辣,中国曰辛。
【组词】
酸甜苦辣;辣菜根子、 辣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