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4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46:11
弹冠振衣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整理帽子和衣服,比喻准备做官或开始新的工作。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意思是说,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会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完澡的人一定会抖去衣服上的尘土。
在文学作品中,弹冠振衣 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或事业,带有积极向上的意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书面语或演讲中,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对新机遇的期待和准备。
同义词:整装待发、准备就绪 反义词:无所事事、懒散无为
弹冠振衣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文化,当时的人们非常注重仪表和礼仪,因此在重要的场合或开始新的工作前,会整理自己的服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比喻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或事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仪表和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弹冠振衣 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弹冠振衣 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期待的,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新的起点上,充满希望和决心。这个成语影响我的思维和表达,让我在描述准备开始新事物时,能够使用更加形象和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准备开始一份新工作时,用弹冠振衣 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这个成语帮助我表达了对新机遇的期待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弹冠振衣,
新的一天,新的征程。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
不畏风雨,勇往直前。
弹冠振衣 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一个人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服饰,准备出门。听觉联想可能是衣服摩擦的声音和帽子被轻轻弹动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get dressed up" 或 "prepare for a new start",但这些表达没有弹冠振衣 这样的文化深度和历史背景。
弹冠振衣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整理服饰的行为,更象征着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或事业。在我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是以岩穴幽人,智术之士,~,乐欲为用,四海欣然,归服圣德。
1.
【弹】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弹,行丸也。 、 《左传》-[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组词】
弹力、 弹丸、 弹射、 弹金
2.
【冠】
戴;戴帽子。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组词】
沐猴而冠;冠带、 冠巾、 冠狗
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引证】
《史记·萧相国世家》-位冠群臣,声施后世。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组词】
冠带医生、 冠首、 冠绝、 冠伦
3.
【振】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振,举救也。 、 《小尔雅·广言》-振,救也。 、 《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 、 《国语·周语》-踣弊不振。 、 《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组词】
振恤、 振贷、 振业、 振穷
4.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