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0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02:41
住房:指供人居住的建筑物或场所,通常包括住宅、公寓、别墅等,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之一。
“住房”一词源于古汉语,由“住”和“房”两个字组成。在古代,“住”指停留或居住,“房”指建筑物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房”逐渐演变为指代供人居住的整个空间。
在许多文化中,住房不仅是基本生活需求,也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例如,在城市化进程中,住房问题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涉及公平、资源分配等社会议题。
“住房”一词常常引发人们对安全、归属感和舒适度的联想。拥有稳定的住房通常被视为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的生活中,住房问题曾是我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找到价格合理且环境适宜的住房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住房”:
在繁华的都市边缘, 寻找一片宁静的住房, 那里,月光洒满窗台, 梦,在夜的怀抱中安然入睡。
想象一座温馨的住房,窗外是绿树成荫的街道,室内传来轻柔的音乐,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在不同文化中,“住房”的概念和重要性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大家庭共住一栋大房子是常态,而在其他文化中,个人或小家庭拥有独立的住房更为普遍。
“住房”不仅是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更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住房”,我更加意识到它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性。
1.
【住】
(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同本义(站住)。
【引证】
《后汉书·蓟子训传》-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 、 《后汉书》-春光已向梅梢住。 、 《南齐书·张融传》-融为中书郎,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 、 萧悫《春日曲水》-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
【组词】
住歇、 住滞、 住后、 住锡
2.
【房】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引证】
《说文》-房,室在傍者也。 、 《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房,室旁夹室也。 、 《仪礼·乡食礼》-记宰夫宴出自东房。 、 《书·顾命》-在东房。 、 《左传·宣公十七年》-郤子登,妇人笑于房。
【组词】
厢房、 房植、 房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