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2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27:08
“崇德报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推崇道德,回报功绩。这个成语强调了道德和功绩的重要性,以及对这两者的尊重和回报。
在文学作品中,“崇德报功”常用来描述一个社会或个人对道德高尚和有功之人的尊重和奖励。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赞扬某人的行为或成就,尤其是在强调道德和功绩的场合。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伦理学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奖励制度或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同义词:
反义词:
“崇德报功”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道德和功绩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但其核心意义保持不变,即对道德和功绩的尊重和回报。
在**传统文化中,“崇德报功”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管理中,这个成语也被用来指导奖励和惩罚的制度,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对道德和功绩的尊重和回报,以及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它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个社区通过崇德报功的方式,对那些长期为社区服务的志愿者给予表彰和奖励,这不仅激励了志愿者,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崇德报功,春风化雨润心田,德行天下,功绩昭昭映日月。”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君王在朝堂上表彰功臣的画面,音乐可以选择庄重而典雅的古琴曲,以增强这种崇高和庄严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通过“reward virtue and merit”来表达,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即对道德和功绩的尊重和回报。
通过对“崇德报功”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道德和功绩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指导现代社会行为的重要原则。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对道德和功绩的尊重和回报。
用符国家~之至意。
1.
【崇】
(形声。从山,宗声。本义:山大而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嵩、作崧。-崇,嵬高也。 、 《国语·周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融降于崇山。
【组词】
崇亘、 崇崖、 崇阿、 崇山、 崇崇
2.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
3.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
4.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