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0:0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0:06:06
词汇“斩袂”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文学作品。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斩袂”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斩袂”字面意思是指割断衣袖,比喻断绝关系或决裂。其中,“斩”意为割断,“袂”指衣袖。
在文学作品中,“斩袂”常用于表达决绝、断交的情感。例如,在古代诗词中,可以用“斩袂”来形容朋友或恋人之间的决裂。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更多出现在文学研究和古典文献中。
“斩袂”一词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衣袖象征着人际关系和情感联系。因此,“斩袂”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断绝,更是一种情感和社交关系的决裂。
“斩袂”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决绝的。它让人联想到分离、孤独和无奈。
在现实生活中,“斩袂”一词并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社交场合或文学创作中,它可以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决裂。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斩袂”来增强情感表达的力度:
斩袂而去,心如止水,
往昔情深,今成陌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割断衣袖的场景,传达出决绝和孤独的情感。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沉重的旋律来配合“斩袂”的意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斩袂”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情感决裂的词汇是普遍存在的。
“斩袂”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物理上的断绝,更深刻地传达了情感和社交关系的决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表达力。
1.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
2.
【袂】
(形声。从衣,夬(guài)声。本义:衣袖) 同本义。
【引证】
《楚辞·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攘袂群起。
【组词】
袂接肩摩、 袂云汗雨、 袂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