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5:16
词汇“审期”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可能需要从其构成部分“审”和“期”来理解其可能的含义。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审期”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审查或审核的时间期限。在这里,“审”通常指审查、审核或审慎考虑,而“期”则指一段时间或期限。因此,“审期”可能指的是进行审查或审核所规定的时间段。
由于“审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如法律、行政管理或项目管理中,可能会使用到这个概念,指的是对某项工作或文件进行审查的特定时间段。
“审”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审查、审慎的含义,而“期”字则一直指代时间或期限。这两个字组合成“审期”可能是现代汉语中为了特定语境而创造的词汇。
在**,审查和审核是行政管理和法律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审期”这样的词汇在相关领域中可能有一定的使用频率。
由于“审期”涉及到审查和时间限制,可能会给人带来一种正式和紧迫的感觉。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工作或学*中遇到需要遵守审期的情况,例如提交论文或项目报告时。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审期”作为一个象征,代表等待审查或决定的关键时刻。
由于“审期”涉及到时间和审查,可能会联想到时钟 ticking 的声音或办公室中忙碌的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或概念,例如英语中的“review period”或“audit period”。
“审期”作为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中具有明确的含义和重要性。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相关领域的活动。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