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1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3:15
词汇“牢辞”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牢”通常指坚固的地方,如监狱或牢笼,而“辞”则指言辞或文辞。结合起来,“牢辞”可能指的是固定不变的言辞或文辞,或者是用来形容言辞坚定、不可动摇。
1.
【牢】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羊豕之闲曰牢。-牢,闲养牛马圈也。 、 《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 、 《战国策·楚策》-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周礼·充人》-祀五帝则系于牢。 、 《列子·仲尼》-长幼群聚,而为牢藉。 、 《庄子·达生》-元端以临牢筴。
【组词】
牢栈、 牢筴、 牢藉
2.
【辞】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辞,讼也。 、 《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善于辞案条教。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