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9:20
潜光匿曜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潜、光、匿、曜。字面意思分别是:潜(隐藏)、光(光芒)、匿(隐藏)、曜(光辉)。基本含义是指隐藏自己的光芒或才华,不显露出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谦虚低调,不炫耀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潜光匿曜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崇尚谦虚、内敛的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它的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谦虚被视为一种美德。潜光匿曜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鼓励人们不炫耀,不张扬,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欣赏。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但贡献巨大的人,他们的低调和谦逊值得我们学*。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过一些潜光匿曜的同事,他们不追求表面的荣誉,而是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这种态度对我影响深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喧嚣的世界里,他潜光匿曜,
如夜空中最亮的星,不张扬,不炫耀。
想象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一位学者默默地阅读和研究,这个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潜光匿曜的意境。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柔、低调的背景音乐来增强这种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低调的才华”(quiet talent)或“隐藏的宝石”(hidden gem),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
潜光匿曜 这个成语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谦虚和内敛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尽管张扬和自我推销有时被鼓励,但潜光匿曜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保持谦逊和低调,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自双树八枝,潜光匿曜;宝城不梓,慧扇方掩。
1.
【潜】
(形声。本义: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没水以涉曰潜。-潜,涉水也。 、 《易·乾龙》-潜龙。 、 《诗·小雅·正月》-潜虽伏矣。 、 曹植《情诗》-游鱼潜绿水。 、 《书·洪范》-沈潜相克。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潜龙腾渊。
【组词】
潜水
2.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3.
【匿】
(形声。从匚(xǐ),若声(上古读音与匿声相近)。“匚”表示有所藏。本义:隐藏,躲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匿,亡也。 、 《广雅》-匿,藏也。 、 《左传·宣公十五年》。注:“亦藏也。”-瑾瑜匿瑕。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藏也。”-而知匿其暱。 、 《论语》。皇疏:“藏也。”-匿怨而友其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引车避匿。
4.
【曜】
(形声。从日,翟(dí)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天》-曜,耀也,光明照耀也。 、 《诗·桧风·羔裘》-日出有曜。
【组词】
光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