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1:42
拖曳(Drag)是一个动词,字面意思是指用力拉或牵引某物,使其沿着地面或其他表面移动。在物理学中,拖曳也可以指物体在流体(如空气或水)中**时受到的阻力。
拖曳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英语中的“draggan”,意为“拉、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中古英语中演变为“draggen”,并在现代英语中简化为“drag”。
在某些文化中,拖曳可能与劳动或艰苦的工作相关联,如农业社会中的拖曳犁地。在现代社会,拖曳也常用于描述移动大型物体的场景,如拖车服务。
拖曳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缓慢、沉重或费力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需要付出额外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
在日常生活中,拖曳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场景,如搬家时拖曳家具,或是在海滩上拖曳冲浪板。
在诗歌中,拖曳可以用来创造一种缓慢或沉重的氛围:
“时间的脚步,拖曳着沉重的锁链, 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前行。”
在不同语言中,拖曳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通常相似。例如,在西班牙语中,拖曳可以翻译为“arrastrar”。
拖曳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它不仅描述了物理动作,还传达了一种缓慢或费力的感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拖曳这个词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意图和情感。
1.
【拖】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拕,引也。 、 《淮南子·齐俗》-纵体拖发。 、 《淮南子·人间世》-拖其衣被。 、 《汉书·南越传》-拖舟而入水。
【组词】
拖上州拔下县、 拖罟、 拖钩、 拖刀计、 拖扯
2.
【曳】
(会意。从申,从丿,丿(yì)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曳,臾曳也。 、 《礼记·曲礼》-车轮曳踵。 、 《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武举前曳踵。 、 《楚辞·怨思》。注:“引也。”-曳彗星之皓旰兮。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曳笏却立。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
【组词】
弃甲曳兵;曳尾泥涂、 曳步、 曳脚慢坡(斜坡):曳布拖麻(曳布披麻披麻带孝、 曳开、 曳兵弃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