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8 04:4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8 04:42:47
共产主义是一个政治和经济理论,主张通过无阶级社会来实现社会公平和财富的平等分配。它认为生产资料(如工厂、机器、土地等)应该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和管理,而不是由私人拥有。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消除阶级差异,实现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和自由。
“共产主义”一词源自法语“communisme”,最终来源于拉丁语“communis”,意为“共同的”。该理论在19世纪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系统化,并在20世纪通过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得到广泛传播。
共产主义在20世纪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冷战期间,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对手。在,共产主义指导下的共产党领导了革命和建设,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主义道路。
对于不同的人,共产主义可能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一些人可能将其视为实现社会正义和消除贫困的希望,而另一些人可能将其与极权主义和缺乏个人自由联系起来。
在个人生活中,共产主义的理念可能会影响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例如对贫富差距的态度和对公共政策的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将共产主义的理念融入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对不平等的批判中:
在理想的国度,共产主义的光辉照耀, 人人平等,共享劳动的果实。 无阶级的世界,和谐共生, 共产主义的梦,在心中永不凋零。
共产主义可能让人联想到红色旗帜、工人阶级的形象、集体农庄的景象,以及革命歌曲的旋律。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共产主义的概念有所不同。例如,在俄语中,“коммунизм”与苏联的历史紧密相关,而在中文中,“共产主义”与**共产党的实践和理论发展紧密相连。
共产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多个层面。它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有不同的表现和理解。作为语言学*者,理解共产主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相关讨论和表达。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产】
(形声。从生,彦省声。本义:出生,生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産,生也。 、 《周礼·大宗伯》。注:“生其种曰产。以天产作阴德,以地产作阳德。”注:“天产者动物,地产者植物,谓九谷之属。”-百物之产。 、 《后汉书·明帝纪》。注:“同母兄弟也。”-同产。 、 晋·干宝《搜神记》-其妻重身当产。
【组词】
产子、 产育、 产母
3.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
4.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