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2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28:53
词汇“兰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兰时”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兰花的时节”,其中“兰”指的是兰花,一种具有高雅象征意义的花卉,“时”则表示时间或时节。基本含义可能指的是兰花盛开的季节,通常与春天相关联。
由于“兰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美好、优雅的时光,尤其是在描述春天或与兰花相关的场景时。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兰时”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来源于“兰花”和“时节”的组合。在古代文学中,兰花常被用作高雅、纯洁的象征,因此“兰时”可能也承载了这样的文化内涵。
在**文化中,兰花象征着高洁、清雅,因此“兰时”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高雅、美好的时光。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兰花和兰时常常出现,用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赞美。
“兰时”给人以清新、高雅的情感反应,联想可能包括春天的花香、文人雅士的聚会等。
由于“兰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的理解和感受。
在创作诗歌时,可以尝试使用“兰时”来营造一种高雅、清新的氛围:
兰时春意浓,花香满径中。
文人墨客聚,诗酒共春风。
视觉上,“兰时”可能让人联想到兰花盛开的景象,清新而优雅。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春风拂过兰花时的轻柔声音。
由于“兰时”是一个特定于汉语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用以形容某个美好时节。
“兰时”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主要价值在于文学和文化的表达中。它承载了*文化中对兰花的美好寓意,因此在理解和使用时,需要结合其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
1.
【兰】
(形声。从艸,阑(lán)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蘭,香草也。 、 《汉书·司马相如传》-衡兰芷若。 、 《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
2.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