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6:45
词汇“放缺”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阅,它似乎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从这个词汇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放缺”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放开空缺”或“留下空缺”。在这里,“放”可以理解为放开、留下,而“缺”则指空缺、缺口。
由于“放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硬要赋予它一个语境,可能是指在组织或团队中故意留下一个职位空缺,以便未来有合适的人选填补。
由于“放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某个特定领域或地区的术语,或者是某个时期短暂流行的词汇。
在特定的组织管理或人力资源领域,可能会有“放缺”这样的概念,用于描述故意留下职位空缺的行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放缺”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更多是一个中性的管理术语。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接触到“放缺”这个词汇。它更多出现在专业的工作环境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放缺”用于描述某个角色故意留下一个谜题或悬念,等待读者或观众去填补。
由于“放缺”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放缺”的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
通过对“放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个相对冷门且可能局限于特定领域的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拓宽词汇量,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并不常用。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缺】
(形声。从缶(fǒu),夬(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引证】
《说文》-缺,器破也。 、 《庄子·秋水》-入休乎缺甃之崖。 、 《汉书·艺文志》-周室既微,载籍残缺。 、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组词】
墙缺了一块;缺落、 缺啮、 缺坏、 缺触、 缺唇、 缺圮
短少;缺乏。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缺王道之仪。 、 清·袁枚《祭妹文》-于此微缺然。
【组词】
缺盐;缺油;缺员;缺这少那;缺人;缺月、 缺势、 这本书缺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