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4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49:53
词汇“[水丑木]”在标准汉语中并不构成一个常见的词汇或短语,因此我们将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组合角度进行分析。
由于“水丑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样的组合,可能是作者为了创造特定的意境或象征意义而使用的。
由于“水丑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示例句子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
由于“水丑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
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水丑木”可能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但这需要具体的文化语境来解释。
由于“水丑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为有限,但在某些特定的创作或表达中,可以尝试使用这个组合来创造独特的意境。
由于“水丑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水丑木”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组合,其分析更多依赖于创造性的解释和个人的联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可以用来丰富表达方式,创造独特的意境和象征意义。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丑】
(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可恶。
【引证】
《说文》-醜,可恶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耗土之人醜。 、 《楚辞·橘颂》-姱而不醜兮。 、 《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亦孔之醜。
【组词】
丑名、 丑言、 丑攀谈、 丑徒、 丑语
3.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