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5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59:44
词汇“畔界”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畔”通常指水边或田边,而“界”则指界限或边界。因此,“畔界”可以理解为水边或田边的界限。
由于“畔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绘自然景观或表达某种意境。
“畔”字古已有之,源自古代对水边或田边的称呼。“界”字同样历史悠久,指界限或边界。两者结合形成的“畔界”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有所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
在**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常常被赋予诗意和哲理,因此“畔界”这样的词汇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或对人生边界的思考。
“畔界”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田园诗般的景象,或是对自然界边界的敬畏。
由于“畔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创作或自然景观描述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畔界”来描绘自然美景,如: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畔界”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自然边界和美景的词汇是普遍存在的。
“畔界”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蕴含的自然美和边界概念是普遍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绘自然景观,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1.
【畔】
(形声。从田,半声。本义:田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田界者,田之竟处也。”按,一户百亩,百亩有界。-畔,田界也。 、 《左传》-如农之有畔。 、 《国语·周语》-修其疆畔。
2.
【界】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田畔也。-界,境也。 、 《尔雅》-界,垂也。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田边谓之界。 、 《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韩非子·五蠹》-去门十里以为界。 、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战国策·燕策》-至燕南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迎公子于界。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
【组词】
界分、 界约、 界贼、 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