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6:47
“元枢”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元”和“枢”。在字面上,“元”通常指代开始、首要或根本,而“枢”则指中心、关键或转动的轴心。结合起来,“元枢”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根本或核心,或者是某个系统或结构的关键部分。
在文学作品中,“元枢”可能用来形容故事的核心情节或主题。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政治学或管理学中,它可以用来描述基本原则或决策的核心。
“元枢”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元”和“枢”都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文献中,“元”常用来表示开始或首要,而“枢”则与门轴或机械的轴心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核心或关键的复合词。
在**文化中,强调事物的根本和核心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因此,“元枢”这个词汇在强调重要性和关键性时非常有用。在社会和政治讨论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强调政策或决策的核心要素。
“元枢”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稳重和权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事物的根本和不可动摇的部分。在思考和表达中,使用“元枢”可以增加论述的深度和权威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担任领导角色,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作为团队的“元枢”,需要确保项目方向和决策的正确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元枢”:
在时间的河流中,
元枢是那不变的星辰,
指引着航向,
照亮着前行的路。
视觉上,“元枢”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稳定的中心点,如旋转门的轴心。听觉上,它可能与深沉、有力的声音相关,如大钟的回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re”或“pivot”,它们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都有类似的含义,即事物的中心或关键部分。
通过对“元枢”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汇在表达核心和关键性时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帮助我在论述和表达中更加精确和有力。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枢】
(形声。从木,区声。本义:户枢。旧式门的转轴或承轴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枢,户枢也。 、 《尔雅》-枢谓这椳。又枢达北方谓之落时。 、 《易·系辞》。注:“制动之主。”释文:“门臼也。”-枢机之发。 、 《汉书·五行志》-视门枢下当有白发。 、 汉·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组词】
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