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3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38:58
救过不遑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救了过错,来不及休息”。这个成语形容事情紧急,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没有时间耽搁。它强调了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必须迅速行动,不容拖延。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英雄人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迅速采取行动的情景。例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将领在战场上紧急指挥作战时可能会用到这个成语。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类似的表达如“忙得不可开交”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以传达类似的紧急情况。
专业领域:在医疗、救援等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救治病人的情景。
同义词:
反义词:
词源:这个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它的构成是典型的汉语成语结构,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意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意义。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军事领域扩展到医疗、救援等多个领域。
在**文化中,强调“救急”和“救难”是一种美德,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社会紧急情况下,迅速行动被视为一种责任和义务。
这个成语给人以紧迫感和责任感,让人联想到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形象。它激发了人们对紧急情况下迅速行动的认同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自己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例如在工作中遇到突发**时,迅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火光冲天夜未央,
救过不遑心自慌。
英雄无畏赴前线,
守护家园情意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消防员在火场中奋力扑救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激昂的音乐,如救援现场的背景音乐,来增强紧迫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ct without delay" 或 "respond urgently",但这些表达没有形成固定的成语,因此在表达紧急行动的紧迫性时,可能没有 "救过不遑" 这样的成语来得形象和有力。
救过不遑 这个成语在描述紧急情况下的迅速行动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传达了紧迫性,还体现了责任感和英雄主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
2.
【过】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引证】
《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姓,过国之后。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遑】
(形声。从辵(chuò),皇声。本义:急迫)。
同本义。
【引证】
《盐铁论·散不足》-墨子遑遑,闵世也。
【组词】
遑急、 遑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