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2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28:35
基因工程是指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人为的修饰、添加、删除或替换,以改变其遗传特性,从而达到特定的生物学目的或生产目的。这一技术包括基因克隆、基因编辑、基因转移等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工业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在专业领域,如生物学和医学,基因工程是一个核心概念,涉及基因的精确操作和应用。在口语和文学中,基因工程可能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改变或控制。
同义词:遗传工程、基因操作、基因技术 反义词:自然选择、自然进化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例如“遗传工程”更侧重于遗传层面的操作,而“基因技术”则更广泛地包括所有与基因相关的技术。
“基因工程”一词源于“基因”(gene)和“工程”(engineering)的结合。基因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而基因工程作为一门现代技术,主要是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而兴起的。
基因工程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伦理意义。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科学的理解,也引发了关于生物伦理、基因隐私和基因改造生物安全性的广泛讨论。
基因工程可能引发复杂的情感反应,如对科技进步的兴奋、对未知风险的担忧,以及对人类干预自然法则的道德考量。
在日常生活中,基因工程的应用可能不那么直接,但通过转基因食品、基因检测服务等形式,我们间接地与这一技术产生了联系。
在诗歌中,基因工程可以被用来象征生命的改造和进化:
“在实验室的寂静中,基因编织着未来的梦, 生命的密码被重新编排, 新的物种在试管中悄然诞生。”
基因工程可能让人联想到实验室的场景、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或是关于生命科学的纪录片中的解说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基因工程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和技术应用是普遍的。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基因工程被称为“ingeniería genética”。
基因工程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概念,它不仅代表了科技的进步,也触及了伦理、文化和哲学的深层次问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讨和交流关于生命、科技和未来的话题。
1.
【基】
(形声。从土,其声。本义:墙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基,墙始也。 、 《仪礼·士丧礼》-度幽宅兆基。 、 《诗·大雅·公刘》-止基迺理? 、 《齐民要术·园篱》-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
【组词】
基扃、 基趾、 基墟
2.
【因】
(会意。从囗(wéi)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注:“囗大俱非义。江氏永曰:‘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文理。’按即茵之古文。江说是也。”-因,就也。
3.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4.
【程】
(形声。从禾,呈声。本义:称量谷物,并用作度量衡的总名)。
度量衡的总称。
【引证】
《礼记·月令》-按度程。 、 《荀子·致仕》-程者,物之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