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5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55:47
润笔:原指给毛笔蘸墨前先用水润湿,使笔尖柔软,易于书写。后引申为在写作前调整心态,准备文思,使文章流畅、优美。
润笔一词起源于**古代书法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文学创作前的准备工作。
在**传统文化中,润笔被视为一种艺术创作的预备阶段,体现了对创作过程的尊重和细致。
润笔给人一种宁静、专注的感觉,联想到清晨的书房,笔墨纸砚的和谐,以及创作者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画面。
在我的写作课上,老师经常强调润笔的重要性,教导我们在动笔前先进行头脑风暴,确保文章结构和内容的质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光中,我润笔待发,墨香与思绪交织,字字珠玑,流淌心间。”
想象一位书法家在静谧的房间里,轻轻润笔,水滴声与笔尖触纸的沙沙声交织,营造出一种专注而宁静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arming up the pen”,虽然字面意义不同,但都指向写作前的准备活动。
润笔不仅是书法或写作的技术准备,更是一种心理和情感的调整过程。它帮助我更好地进入创作状态,确保作品的质量和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润笔的概念,可以提升我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1.
【润】
(形声。从水, 闰(rùn)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润,水曰润下。 、 《广雅》-润,渍也。 、 《易·系辞》-润之以风雨。 、 《论衡·雷虚》-雨润万物。 、 《礼记·聘义》-温润而泽。 、 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组词】
润一润喉咙;润下、 润雨、 润改、 润滋
2.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 《礼记·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搁笔。
【组词】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 笔帕之敬、 笔楮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