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0:0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0:06:09
“玉关”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玉制的关隘,但在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作一个象征性的词汇,通常指代边疆或边塞的关隘,尤其是那些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方。在文学作品中,“玉关”常常被用来象征边疆的艰苦和战士的忠诚。
在文学语境中,“玉关”常出现在边塞诗中,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关”可以被理解为“玉关”,象征着边疆的坚守和战士的牺牲。
在口语中,“玉关”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其象征意义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表达方式体现,如“边关”、“关隘”等。
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军事学中,“玉关”可能指代具体的古代关隘,如玉门关,这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边关,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同义词:边关、关隘、要塞
反义词:内地、腹地
“玉关”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边疆关隘,特别是那些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关”逐渐从一个具体的地理名称演变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以表达边疆的艰苦和战士的忠诚。
在**文化中,“玉关”常常与边塞诗和边疆战士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忠诚、牺牲和坚守。这种文化背景使得“玉关”在文学作品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象征元素。
“玉关”一词常常带有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情感,让人联想到边疆的艰苦和战士的忠诚。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源于历史上边疆战士的牺牲和坚守,以及文学作品中对这些形象的描绘。
在个人的生活经历中,“玉关”可能不常直接出现,但其象征意义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体现,如在谈论国家安全、边疆建设或历史故事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玉关”:
玉关风雪夜,
战士心如铁。
忠诚铸长城,
不教胡马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边疆关隘的画作,战士们在风雪中坚守岗位。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具有边塞风情的音乐,如古筝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来增强“玉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玉关”的词汇,但其象征意义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表达方式体现,如英语中的“frontier”或“border”。
“玉关”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通过对“玉关”的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文学、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个人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