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9:57
漏水:指液体(通常是水)从容器、管道、屋顶或其他封闭结构中渗出或流出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结构损坏、密封不良或压力过大等原因造成的。
“漏水”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现象本身。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个词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变得更加精确和复杂。
在**文化中,漏水有时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尤其是在房屋或建筑中,可能被认为是风水不佳的表现。
漏水通常带来负面的情感反应,如焦虑、烦恼,因为它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和生活不便。
个人经历中,漏水可能是一次家庭维修的经历,或是对建筑维护重要性的认识。
在诗歌中,漏水可以被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如“岁月如漏水,点滴不回头”。
漏水的声音通常是连续的滴答声,这种声音在安静的环境中尤为明显,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不安。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leak”或“drip”,德语中的“Leck”,都与中文的“漏水”有相似的含义和用法。
漏水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现象,也承载了文化、情感和社会的多重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对世界的理解。
1.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