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4:33
“悠悠自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心情悠闲自在,自我感到满足和舒适。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心境平和,不受外界干扰,享受自己的生活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悠悠自得”常用来描绘田园生活或隐士的心境,如“他过着悠悠自得的生活,远离尘嚣。”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休闲时的状态,如“周末他总是悠悠自得地看书。”在专业领域,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描述个人生活态度或心理状态的语境中。
同义词:
反义词:
“悠悠自得”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描述特定生活状态的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悠悠自得”体现了道家和儒家思想中对内心平和与自我满足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形容那些追求简单生活,不受物质欲望束缚的人。
“悠悠自得”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平静和满足。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悠闲的午后时光,以及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这种情感反应有助于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和自我满足。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乡村旅行中体验到了“悠悠自得”的感觉。那是一个宁静的下午,我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听着鸟鸣,感受着微风,内心感到无比的平和与满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悠悠自得”:
悠悠自得在山间,
鸟语花香伴我闲。
心随流水去无迹,
梦回田园乐自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田园风光的画面,有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一个人坐在树下,悠闲地读书或品茶。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古典音乐或自然声音,如鸟鸣、流水声,来营造一种宁静和悠闲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ntented and at ease”或“at peace with oneself”,这些表达也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不同文化中对这种心境的追求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情感体验是相似的。
通过对“悠悠自得”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蕴含的平和与满足的情感。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这个词汇提醒我们要寻找内心的宁静,享受生活中的简单和美好。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好地传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1.
【悠】
(形声。从心,攸(yōu)声。本义:忧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悠,忧也。 、 《尔雅》-悠,思也。 、 《诗·小雅·十月之交》。注:“忧也。”-悠悠我里。 、 《楚辞·初放》-悠悠苍天兮。 、 《诗·周南·关睢》-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三十首》-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
【组词】
悠然、 悠忧
2.
【悠】
(形声。从心,攸(yōu)声。本义:忧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悠,忧也。 、 《尔雅》-悠,思也。 、 《诗·小雅·十月之交》。注:“忧也。”-悠悠我里。 、 《楚辞·初放》-悠悠苍天兮。 、 《诗·周南·关睢》-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三十首》-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
【组词】
悠然、 悠忧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