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5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58:22
词汇“桢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桢固”这一词汇的分析:
“桢固”一词的字面意思并不明确,因为它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从字面上看,“桢”可以指树木的主干,或比喻事物的支柱;“固”则意味着坚固、稳定。结合起来,“桢固”可能指的是坚固的支柱或基础。
由于“桢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使用“桢”来比喻国家或组织的支柱的情况,而“固”则强调这种支柱的稳定性。
由于“桢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如果强行构造,可以是这样的:
“桢”和“固”都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但在现代汉语中,“桢固”并没有成为一个常用的复合词。它们的词源和演变与各自的单字相同。
在古代**文化中,“桢”常用来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才,而“固”则强调这种人才的稳定性和重要性。因此,“桢固”可能在某些古代文献中用来形容国家的稳固和强大。
由于“桢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如果非要联想,可能会想到坚固、不可动摇的形象。
在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桢固”这个词。它更多地存在于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桢固”用于形容某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关系,例如:
由于“桢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如果非要联想,可能会想到坚固的建筑物或稳定的音乐节奏。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桢固”的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桢固”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的意义更多地存在于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在学*这个词汇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其字面意义、词源和文化背景来增加对汉语词汇多样性的认识。然而,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更为常见和明确的词汇可能更为合适。
1.
【桢】
(形声。从木,贞声。本义:木名,即女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桢,刚木也。 、 左思《吴都赋》。注:“桢、橿,二木名。”-文欀桢橿。 、 《山海经》-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
2.
【固】
(形声。从囗(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固,四塞也。 、 《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亦孔之固。 、 《左传·成公十六年》-脩陈固列。 、 《楚辞·招魂》-弱颜固植。 、 《吕氏春秋·达郁》-筋骨欲其固也。 、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 《荀子·王霸》-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 、 《韩非子·难势》-良马固车。
【组词】
固项、 固阴、 固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