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1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15:13
词汇“洪声”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宏大的声音或声响,尤其是在描述声音的强度和广度时使用。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宏大的声音”,其中“洪”字常用来形容大、广、多等含义,而“声”则指声音。
在文学作品中,“洪声”常用来形容雷鸣、瀑布、合唱等宏大的声音场景,用以营造氛围或强调声音的震撼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描述某些特别响亮或宏大的声音时,人们可能会使用这个词。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声学等,可能会用“洪声”来描述某些乐器的声音特性或声学现象。
“洪声”这个词的构成较为直接,由“洪”和“声”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洪”字已有大、广的含义,而“声”字则一直指声音。这个词的使用历史悠久,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常用的词汇。
在文化中,宏大的声音往往与力量、庄严和震撼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古代战争中,战鼓的洪声常用来鼓舞士气;在仪式中,诵经的洪声则用来表达虔诚和庄严。
“洪声”这个词往往能唤起人们对力量和宏伟的感受,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如雷鸣、瀑布,或是人类活动的壮观场面,如大型音乐会、庆典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音乐会上听到交响乐团的演奏,那种洪声四溢的感觉至今难忘,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音乐的力量和美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洪声”:
雷鸣电闪,洪声震天,
自然的交响,心灵的震撼。
想象一幅画面:雷雨交加的夜晚,闪电划破天际,雷声如洪声般震撼。这样的场景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同时在听觉上也带来强烈的感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hunderous”或“deafening”,它们也用来形容非常响亮的声音,但“洪声”这个词在中文中带有更强烈的宏大和庄严的意味。
“洪声”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声音的物理特性,还蕴含了文化和情感的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效果。
1.
【洪】
(形声。从水,共声。本义:大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洪,洚水也。 、 《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 、 《诗·商颂·长发》-洪水芒芒。 、 《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
【组词】
山洪;防洪;蓄洪;分洪;洪河、 洪峰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